秋思

翡翠帘疏不蔽风,新凉初透碧纱栊。
涓涓玉露团团月,说尽秋情草下虫。

作品评述

诗词:《秋思》
朝代:明代
作者:赵瑗妾

翡翠帘疏不蔽风,
新凉初透碧纱栊。
涓涓玉露团团月,
说尽秋情草下虫。

中文译文:
翡翠帘子稀疏不挡住风,
初凉透过碧色的纱窗。
玉般晶莹的露水滴滴细流,
草丛中的虫儿述说着浓浓的秋意。

诗意和赏析:
《秋思》是明代赵瑗妾所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翡翠帘疏不蔽风”,以翡翠帘为象征,形容帘子稀疏,无法完全阻挡秋风的吹拂。这一景象使读者感受到秋风的轻柔和凉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

接着,“新凉初透碧纱栊”,描绘了初秋时节透过碧绿色纱窗传来的凉意。这里的“新凉”一词表达了秋天初至时的清新感觉,而“碧纱栊”则象征着窗户。

在下两句中,“涓涓玉露团团月,说尽秋情草下虫”,通过描绘玉般晶莹的露水和草丛中的虫儿,展示了秋天的细腻和生机。露水滴滴细流,月色皎洁,表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草丛中的虫儿则象征着大自然中微小的声音和生命力,它们述说着秋天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念和对秋天景色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细微之处,展示了秋天独特的美丽和情感,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也可以引发读者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推荐

孤舟闲野渡,竹外小桥通。不涉终南迳,独高彭泽风。云闲钟梵里,月静笑谈中。千载留清节,谁云吾道穷。

□侯劝师柔软说,刘叟所见适不同。有时一句撞墙倒,有时一喝惊耳聋。

典学光阴璧不如,简编灯火卷还舒。极知储后勤稽古,却是儒生嬾读书。心到帝王图籍外,手追雅颂国风初。人间未见瑶山集,十倍曹丕尚有余。

春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儿童牧鹅鸭,妇女治桑麻。地僻衣巾古,年丰笑语哗。老夫维小艇,半醉摘藤花。

岁月双蓬鬓,风沙知一兵。气惟凭养成,命不与穷争。鼎正中边沸,舡须左右平。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

嵯峨宫殿晓风清,月挂林梢夜欲更。户外朝绅千绮集,马头椽烛五枝明。诸天呗响超三界,众妙香然罄一诚。渭北衣冠应北顾,请扶大汉振天声。

残春终日在林亭,散发披衣醉复醒。科斗已成蛙合合,樱桃初结子青青。鱼游沧海宁濡沫,禽慕雕笼即翦翎。薄晚东风吹小雨,笑携长鑱伴畦丁。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春风无厚薄,随分到山村。歌吹行南陌,秋千出短垣。稻田喧鸟雀,社鼓赛鸡豚。何事条桑月,人家紧闭门。

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级,茅田亹亹冠文场。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庙乾淳鸳鹭行。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

琳宇风微宝辂还,春随人意却馀寒。金堤花拥华芝盖,角汉云扶白玉盘。宴及臣邻三事协,欢均区宇九夷安。年年端阙龙灯试,万岁声中拜舞看。

君不见蕲黄儿,纷纷白马张红旗。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遂令深山之民皆带甲,四海澒洞含疮痍。堆金积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尔为。又不见黄连寨,左带溪山右淮海。天兵如日照雪霜,百万红巾一朝败。亲王按剑定中原,丞相分兵救吴会。边人不识韩将军,极口争夸铁元帅。八座东开

曾见重华巡狩来,漓江庙宇野棠开。山无桧柏皆岩穴,地有芝苓尽药材。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初来作舍少人行,桥外如今满市声。绕岸种成桃间柳,一家和气万家生。

昔访庐山惠远家,寻春草木未萌芽。自从柳折烟中色,不寄梅开雪后花。事往泪多添海水,诗来恨满算河沙。惊回三十年前梦,放鹤峰头日未斜。

白白飞云挟暑骄,江郊幸可远烦嚣。道人方寸虚生白,燕几风清扇罢摇。

心藏智宝少知音,全机付与水龙吟。忽然撞著无相似,谁解光和活死人。

归去来兮,行世不偶予曷归。其出无所为喜兮,舍去而何悲。眄一世之无与兮,古之人逝莫追。求不疚于予义兮,又奚恤余子之是非。彼好恶之罔极兮,或颠倒其裳衣。顾吾涉之已深兮,愧哲人之见微。吾归甚安,无所事奔。既守吾室,又杜吾门。一气孔神,于中夜存。纳至和于灵根兮,挹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