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蜡祭二首

穆如薰风,敷舒文藻。
气湿消除,岂予黍稻。
神之听之,钟鼓咸考。
于万斯年,惟皇之报。

作品评述

《大观蜡祭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穆如薰风,敷舒文藻。
这里的"穆如薰风"表达了一种庄重而恭敬的氛围,犹如和风轻轻吹拂。"敷舒文藻"则形容祭祀的场面华美而庄重,文藻指文辞华美的装饰。

气湿消除,岂予黍稻。
"气湿消除"意味着通过祭祀,消除了疫病和不祥的气氛,给人带来了吉祥和安宁。"岂予黍稻"表示这样的祭祀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神之听之,钟鼓咸考。
诗中表达了祭祀活动中的庄严和肃穆,神明倾听着祭祀者的祈愿。"钟鼓咸考"则描述了祭祀仪式中钟鼓齐鸣的场景,象征着神明对祭祀的认可和回应。

于万斯年,惟皇之报。
"于万斯年"表示这样的祭祀活动会持续万年,代代相传。"惟皇之报"则表明祭祀的目的是向皇帝报告国家的繁荣和安宁,以及人民对皇帝的敬爱和忠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庄重和肃穆,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安宁的祈愿,以及对皇帝的敬爱和忠诚。它展现了隋代社会的宗教仪式和人们的信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价值观念。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传递出对国家和皇帝的虔诚之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崇高情感和忠诚精神。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霞外主人门不扃,数株桃树药囊青。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一碟毡根数十皴,盘中犹更有红鳞。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迺协良辰,维春之宜。迺诏近弼,来汝相德。九门洞开,文物华辉。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山灵应道我归来,一径新添雨后苔。高柳直从江路见,细花还傍竹丛开。百年天际云千变,万事林间酒一杯。记得吾家老开府,当年曾劝陆郎回。

狗舐油铛,鼠咬甑箅。用尽机思,吃没滋味。

壮游不知倦,老境怕逢春。自分无知已,何堪从避人。飞花空有恨,巢燕不嫌贫。独忆延陵客,风流似季真。

讲经台,台何高。关中圣者说法处,琪园白日天花飘。千年化迹精灵聚,碧草不侵台下土。听法游仙去复回,诗魂夜夜啼秋雨。青山削壁势欲冘,剑花照水芙蓉开。霸业如烟去无迹,象龙还绕香云堆。君登讲经台,我折白门柳。吴歌江上来,不必阳关酒。月明钟鼓响空山,白石累累齐点首。

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悠意,千载无人会此心。

春皇赋上瑞,来宁黄屋忧。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风声将仁气,艳艳生瓦沟。寒花舞零乱,表里照皇州。千门委圭璧,晓日不肯收。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两宫初旰食,补衮献良筹。有道四夷守,无征万邦休。耆年秉国论,泾渭极分流。辍耒入班品,逸民尽归周。股肱共一体,间不

流年衮衮拥头浪,萧骚白发三千丈。人生劳禄底须多,何嗟及矣负米养。沧溟不禁尾水汇,养素略窥道家说。庶几真一复保全,可以众言强分裂。瀛洲醉挥碧霞杯,集云峰前偶此来。吏筘凫散铃索静,怪有飞佩锵琼瑰。紫霄洞经曾熟读,归来烟霞光绕冠服。嵯峨千仞狮子峰,寒棲旋营数间屋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记注愆期已隔年,濡螭夹案谩云然。惟余一事光千古,后殿前朝听直前。

瞿昙打失眼睛时,雪里梅花只一枝。而今琶处成荆棘,却笑春风缭乱吹。诸方说禅,清凉念诗。烧香点烛拜泥团,脑后辽天鹞子飞。

田庐欠过从,每与樵渔伍。胸中抱郁郁,舌在不能吐。佳客忽顾我,苦留终日语。林间喜徜徉,纵舌评今古。所具只村醪,水竹当笾俎。临去约重来,一笑便相许。

荔子雨晴红点点,葡萄江涨绿流流。梦魂不啻三千里,倦翮难胜九万风。

西源好,春日日初长。不看人间三月景,常思天上万花香。幽赏一时狂。歌笑也,空洞大歌章。千景净来风谷秀,三云归后月林光。沈麝似兰香。

此地是何乡,悬帆兴甚长。山光分首暮,草气入林香。断岭云归白,栖鸦噪日黄。他年重会面,玄鬓莫疑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