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严遂成的《何副使景明》
拼音和注音
shǐ yǔ xiàn jí nì , guó shì xiāng xié 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颉颃:1、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2、对抗,引申为较量。3、倔强,傲慢。
国士: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3.太平天囯改翰林为“囯士”。
严遂成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原诗
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
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
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
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
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
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