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作品评述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作品评述:①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②宦思--客居他乡的思绪。③这句说:南方的二月,本应是春光正浓的时节,可是现在却象秋天一样,使我感到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滋味。④这两句是进一步补充阐述上两句的意思。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正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设想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这时,正如《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心因“物色之动”而摇,辞因“情以物迁”而发。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诗的首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是我心蕴结之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是因为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于破灭之后写的。联系他在去柳州途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以及在柳州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等诗句,就可以知道这一句中所说的“宦情羁思”是什么况味、什么分量。而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就正是所谓“厚积薄发”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共”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诗的三、四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物象构成之境。当时的柳州还是所谡“瘴疠之地”,风土人情不同于中原地区,在逐客旅人的眼中,别是一种殊方色彩、异域情调,在在都足以触发贬谪之思,勾起怀乡之念,何况又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那种落叶满庭的景象,自然更令人心意凄迷了。这里,莺啼而曰“乱啼”,则是诗人情往感物,辞因情发。其实,莺啼无所谓“乱”,只因听莺之人心烦意乱,所以别有感受。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陈邦炎)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为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为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为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为四卷。

诗词推荐

脱蹤岐阳迹已幽,默全忠孝复何求。文身幸获辞姬祚,端委犹能化列侯。无语存商先叩马,有心迓命待归牛。象贤再见延陵季,十字碑题至德俟。

七绝

秋日方杲杲,独行溪水干。纷然浣纱女,及此清未寒。相语有相厉,晏岁霜雪繁。谁云陶唐风,远矣不可还。

七绝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従横。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七绝

耳目所闻见,且言三十春。才更十次闰,已换一番人。圮族绮纨故,朱门车马新。从来皆偶尔,可者谓功勳。

七绝

衣冠俨若,步武有容。公卿济济,弃礼惟恭。

七绝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七绝

白頠出自吴女工,著来色与素体同。舞时偏向江渚宫,长袖拂起微有风。觞催管促四座中,揽裾徘徊惨曲终,玉阶夜寒零露浓。

七绝

南塘旅舍秋浅清,夜深绿蘋风不生。莲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动鸳鸯声。塘东白日驻红雾,早鱼翻光落碧浔。画舟兰棹欲破浪,恐畏惊动莲花心。

七绝

西台复南省,清白上天知。家每因穷散,官多为直移。遥边过驿近,买药出城迟。朝野凭人别,亲情伴酒悲。故园愁去后,白发想回时。何处忠州界,山头卓望旗。

七绝

曾识徐卿二子奇,秋来往往梦琼枝。明时莫作沉湘赋,暇日应题望岳诗。主爱客卿宁忍舍,兄嗟予季若为思。湖南岁晚多回雁,频寄书归尉别离。

七绝

裔自杏林仙,清闲福最全。独醒偏醉客,鳏宿似逃视。古貌尧民老,风流晋世贤。应门付儿辈,花竹小壶天。

七绝

閒官閒不尽,晓出古城阴。斗柄已插地,秋声将满林。故园三亩宅,落月几家砧。为报柴桑令,予今亦委心。

七绝

梦回小枕敧寒玉。博山香暖沈烟续。帷薄怯轻纱。风牵幌带斜。夜窗云影细。月送花阴至。身世在陶唐。闲愁不挂肠。

七绝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七绝

锁却藏舟屋,丁宁勿浪开。渔郎最饶舌,曾去引人来。

七绝

好风排闼锦囊来,咀味真如渴望梅。樱笋算无金日事,棠梨约有几分开。社醅熟倩是壶劝,春种忙应布{毂车换催}。早愿时清归亦好,小山清幽归亦好,小山幽桂賸须栽。

七绝

晚上危亭望石城,楚君曾向此间兴。城池芜没人何在,只有空山几个僧。

七绝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帷。微寒生枕席,轻素对阶墀。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七绝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七绝

漠漠轻阴隐隐雷,石榴半落点莓苔。小桥西北阑干角,独岸纶巾待雨来。

七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