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
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

作品评述

《孤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镃。这首诗以孤雁为主题,通过描绘孤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孤雁”象征着离散的亲人或朋友。首句“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描绘了孤雁高飞入青云之中,引发了作者对远离的兄弟的思念之情。孤雁的影子随着它振翅飞翔而清晰可见,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亲人的分离和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则描绘了黄昏时分,作者独自经过秋江,看到一只孤雁停在芦花上歇息,却又受到外界的惊扰,这种情景增添了孤雁寂寞和惊惧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孤雁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孤雁高飞的景象以及孤雁在芦花上的短暂歇息都凸显了分离和寂寞的主题。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以孤雁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孤雁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对亲人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卷帘当大瀑,常恨不如他。杉罅龙涎溢,潭坳石发多。吾皇搜草泽,争奈谢安何。见说面前峰,寻常醉亦登。雨余多菌出,烧甚古崖崩。觅句曾冲虎,耕田半为僧。闻名多岁也,常恨不飞腾。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千载浪名金马客,一宵沉醉石城楼。郢人休唱阳春曲,白尽湖南刺史头。

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客笑侬时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翠篠萧骚入屋寒,欻惊平地起风湍。驯除饥雀低飞去,弱羽毰毸似畏弹。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有激时。留在胸中防作恨,发于词上恐成疵。芝兰见处须收采,金玉逢时莫弃遗。到此尧夫常自贺,尧夫非是爱吟诗。

垂弧节过便春风,入侍猩袍一点红。殿上兽樽谁得饮,汉廷诸老定输公。

洒落胸中丘壑,峥嵘海外风霜。幻出小山枯木,教成千载甘棠。

身在天涯梦在秦,归时未卜见时频。浔阳江上秋风过,传得琵琶与别人。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壮岁声场屋,高年仅小行。鄫江夷暴迹,湟水雪冤情。节志冰壶洁,襟期玉井清。竟登皇石趣,勇去谢荣名。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不归。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残红已落香犹在,羇客多伤涕自挥。我亦悠然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我圃黄花晚,君行不下舆。屏居甘寂寞,佳节愧空疏。小待西风急,频游夏屋渠。开时即重九,那恨子来徐。

明月照齐州,玉龙棲欲起。壮士肠夜回,寒衾泼秋水。

霜风卷地起,落叶拥蜗庐。终日澹无事,一窗宽有余。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嬾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

淡淡疏疏不惹尘。暗香一点静中闻。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疑浅笑,又轻颦。虽然无语意相亲。老来尚可花边饮,惆怅相携失玉人。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密霰来新岁,春阳气渐微。侵庭草芽冻,纷杂雁行飞。江寺谁开迳,湖山我欲归。雨花无六出,休怪著人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