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其一)》
拼音和注音
qǐ dé zhào zhōu bǎi shù zi , dāng chuāng luàn chā liǎng sān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柏树:是柏木属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小枝细长下垂,绿色,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紫色,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球果圆球形,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熟时淡褐色,有光泽,花期3-5月,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竹皮屋子槿条篱,繁蕊浓花最不宜。
乞得赵州柏树子,当窗乱插两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