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王庙

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
晚色催征棹,斜阳恋去桅。
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

作品评述

《过张王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张王庙时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
晚色催征棹,斜阳恋去桅。
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庙宇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地势高远,人烟稀少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感觉。山势蜿蜒曲折,水流回旋,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棵奇怪的松树倾斜在岸边,古庙背靠着河流。这些景物增添了一种古朴和神秘的氛围,使整个场景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晚霞催促着人们赶路,斜阳倾斜的光线似乎在依依不舍地留恋着船桅。这种描写给人一种温暖和浪漫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

最后两句“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表达了作者在这个美景中的心境。丹徒是指长江上的一个地名,诗人在这里表示不知道丹徒有多远,但他在这里一眺之下,感到心情舒畅和悠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天上何曾许寄愁,酒中正自可忘忧。不能上树作巢饮,尚办满船供拍浮。神仙可学君岂信,衣食裁足吾何求?但忆人如王粲辈,相携一笑赋登楼。

昔共从师未裹头,如今双鬓各惊秋。我无突兀万间厦,君自昂藏百尺楼。风雨苦多时事恶,英难示遇老天愁。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题诗寄便邮。

灯火楼台万斛莲。千门喜笑,素月婵娟。几多急_与繁弦。巷陌骈阗。毕献芳筵。乐与民偕五马贤。绮罗丛里,一簇神仙。传柑雅宴约明年。尽夕留连。满泛金船。

平生羽懒怕逢迎,相望何时可合并。妙语贯珠分在手,山斋快读晚风轻。

初识后亭山,一赏北岩秀。更闻将军隐,飞策飞云岫。何为英烈姿,石壁寄门窦。和非马力竭,依险聊自救。无乃弃长弓,一念希不漏。余情尚悭滞,嗔客来径簉。唏云翳凡木,涕雨滑峻甃。以君智慧铠,与我忠信胄。才刃及诗锋,胜客杂前后。悬崖虽仡仡,有进寂寞斗。山灵方恫悔,敛迹

春深多夜雨,倦卧得饱听。穿林乍依微,滴檐已纷竞。衾寒似落莫,人寂眷闲静。怡然遂高眠,枕上颇适性。

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

群花烂熳,春色浓如酒。芳草绿铺茵,正荼コ、牡丹时候。佳辰协瑞,来降蕊宫仙,珠帘卷,画堂深,香雾腾金兽。朱颜绿鬓,不改长安旧。金盏莫辞深,拚通宵、尽从银漏。笙歌丛里,欢笑度年华。看荣贵,有儿孙,永祝松椿寿。

一段月中秋气清,沦枝浃叶况精英。学人鼻观饱参罢,七窍通融四体轻。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梁溪岁莫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径雪冷埋山履齿,檐冰夜堕石床声。《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路随马足难知数,山叠鱼鳞不记名。隔岸青帘人不渡,一溪流水暮潮生。

年光何啻蛇赴壑,仕宦略如鱼上竿。畴昔本无温饱志,归来只作等閒看。人间万事风涛急,雨外一蓑天地宽。潮落海门烟树绿,举头已不见长安。

南山藏雾豹,几欲访幽深。诗到如相挽,盟寒尚可寻。惠初从柳子,支遁会山阴。此事今寥落,期公慰我公。

门前杨柳树,借汝乌夜栖。郎眠夜未半,无奈汝争啼。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竹舆哑轧晓烟收,苍玉岩巉万里秋。路转羊肠回草径,溪分燕尾绕沙洲。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雷作针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