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

瑞白春前已见三,向来膏雨物频沾。
山城二月寒犹峭,生怕东风巧揭帘。

作品评述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瑞白春前已见三,
绵绵膏雨润物频。
山城二月寒犹峭,
生怕东风巧揭帘。

译文:
春天的祥瑞已经显现三次,
连绵的膏雨滋润万物频频。
山城的二月依然寒冷而刺骨,
生怕东风轻巧地掀开帘幕。

诗意:
这组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期待。"瑞白春前已见三"表明春天的祥瑞已经显现了三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绵绵膏雨润物频"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山城二月寒犹峭"描述了山城的寒冷气候,即使到了二月,寒意仍然存在。"生怕东风巧揭帘"表达了人们对于春风的渴望和期盼,生怕东风轻轻掀开帘幕,让春天提前到来。

赏析:
这组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特点和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通过描写春天的祥瑞、膏雨和寒冷,以及对东风的期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渴望。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上,这组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塑造了春天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向往,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明朗的感受。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风低健翮偶南翔,收敛红霓万丈光。江左诸贤慕安石,贞元朝士独刘郎。尚期意气风云会,竟老英雄潦雾乡。如此典型今已矣,天乎莫诘意茫茫。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镂苍玉兮,盛德载扬。铸南金兮,作镇椒房。虔受赐兮,有烨有光。宜室家兮,朱芾斯皇。

辚辚双车轮,一日千万转。同心不同车,别离时屡变。车轮尚有迹,相思独不见。

堆枕冠儿悲翠钗。蒙金领子满絣鞋。于中沈净好情怀。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莲花因甚未曾开。

溶溶春水杂蒹葭,袅袅晴风度落花。小巷几时佳客至,新诗独向野人夸。未闻汗马收诸国,且逐闲鸥坐浅沙。春色酒杯俱在眼,底须辛苦欲还家。

翩然一鸦升,倏尔一鸱下,非惟饱残余,亦可免弹射。巡檐攫脯修,入舍掠脍炙,嗟汝无盈厌,坐是取驱吓。物情贵能改,一眚亦可贳。并语黄雀群,勿轻败吾稼。

从来难辨是几微,谈者虽多觉者希。小隙便须防蚁穴,大寒何必泣牛衣。无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头即过机。莫道不才明主弃,也曾撄颔触天威。

故道木阴浓,荒祠山影东。杉松一庭雨,幡盖满堂风。客奠晓莎湿,马嘶秋庙空。夜深池上歇,龙入古潭中。

十二巫山耸翠峦,楚王宫殿玉漓岏。定知为雨为云处,不似当初梦里看。

坐席久虚温树老,心旌无奈楚风辰。

两人乡曲是同年,行坐相推日月先。莫道丘公孙是女,林郎初画洗儿钱。

除墨犹新湿诏黄,题舆不称愧龙光。且观百粤蛟鳄徙,勿羡九霄鸾鹄翔。

空劫有真宗,声前问己躬。赤穷新活计,清白旧家风。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却来行异类,万派自朝东。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有羸兵填渭水,更无奇士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不见故乡人,见君难为情。见君情尚尔,别君奈何许?送君遽不堪,忆君良独苦。君归过溪上,为问水中鱼。别时鱼尾赤,别后今何如?

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后阁夜犹歌玉树,陈桥日已涌金盘。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得志有偶尔,居贫方晏然。君观纸上墨,一日是千年。

辞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山林独往意,衮绣太平功。布被终身俭,貂冠一命崇。他年两行泪,碑下泣羊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