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感怀三首

胡海惊飞檄,朝廷议徙薪。
登台图騕褭,虚阁待麒麟。
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
共愁车马地,歌管自平津。
¤

作品评述

《暮秋感怀三首》是明代吴国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海惊飞檄,
朝廷议徙薪。
登台图騕褭,
虚阁待麒麟。
急难征兵远,
疮痍转饷频。
共愁车马地,
歌管自平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年社会动荡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时局的感怀和忧虑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隐喻,表达了朝廷的困境、希望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暮秋为背景,通过描绘胡海(指北方边疆)的动荡不安,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局势的担忧。"惊飞檄"一句暗示着边境的战乱和紧急情况。接着,诗句转向朝廷内部,提到朝廷讨论改变政策以解决问题的议题,其中"徙薪"可能指代政府考虑转移资源以维护边疆稳定。

下一段描述了登上台阶的形象,"登台图騕褭"暗示着朝廷高层的政治斗争与权谋。"虚阁待麒麟"则表达了人们对明君的期待和希望。

第三段提到了征兵的困难和边境地区的灾害,"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表达了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暗示了财政困难。

最后一段以"共愁车马地"和"歌管自平津"作结,"共愁车马地"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困境的共同忧虑,而"歌管自平津"则暗示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和人们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朝廷政治、边疆局势和人们的忧虑,展现了明代末年社会动荡的景象。作者利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苦难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推荐

朝见亦光彩,暮见亦光彩。一旦风雨飘,十分无一在。尔形才似削,尔貌不如昨。本为是凡姿,谁教染丹雘.虚饰片时间,天意以为恶。物假犹如此,人假争堪作。

遥闻斋酎挈,来佐客觞酣。棠野歌新续,兵厨兴旧谙。竹供醅上色,兰献液中甘。欲识西台胜,厌厌夜雪庵。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豆上无坑无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 欲把相思栽北国,难凭赤手建中华。狂言在口终羞说:以此微红献国家。

苏苏官柳曳轻烟,画出尊前离恨天。情债欲偿拚累劫,柳魂须返只明年。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

巍然造化功,斡擘成岩豅。石顶滴清沥,洞深飕细风。我来畏暑间,憩此清冷中。缅怀二老调,逸思更无穷。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西风扫残暑,微月澹新秋。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翩翩联鹊桥,亭亭拥龙辀。多少乞巧人,笑语穿针缕。吾尝夜观象,细与推其由。惟有五纬星,顺逆有去留。经星二十八,历历如缀旒。万古俨不动,分列十二州。其余众常星,烂然满空浮。休咎必有证,君德修不修。胡独牛与女,不与

人生如意每难全,草草园池却自然。世事已抛高枕外,春风常在短筇前。堕空花片纷红雨,遍地苔痕长绿钱。酒户渐增诗兴在,天容此老剩狂颠。

池水冷冷渌未深,丛篁低草背庭阴。晚来欲别龟鱼去,更向轩西独瞰临。

拍岸蒲萄江水碧,柳带挽归艎。破闷琴风绕袖凉。蔌蔌楝花香。淡烟疏雨随宜好,何处不潇湘。愿作双飞老凤皇。莫学野鸳鸯。

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轓.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上岭翻。萧索庭槐空闭閤,旧人谁到翟公门。

香雾氤氲结彩山。蓬莱顶上驾头还。绣鞯狨坐三千骑,玉带金鱼四十班。风细细,佩珊珊。一天和气转春寒。千门万户笙萧里,十二楼台月上栏。

当时兴废事,说着意犹悲。自谓水不返,谁知云解归。十年麋鹿恨,一卷杜鹃诗。又入离骚国,清弹霜叶飞。

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谁翦薄素纱,浸之青蓝盆。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银。嗟尔危弱草,岂能凌霜晨。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

梅窗得得宁馨儿,乳腹方离气已奇。傅就外居来岁事,学从小入去年时。擅三元美家谁继,有二郎贤父自知。可是耄夫虚赞祝,向来功业是人为。

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但能求已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

罗雀閒门未寂寥,小园花事自春饶。日葵霜菊逾千本,更有酴醾十万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