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张耒的《正月十八日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dào páng lán rě lěng yú qiū , yíng kè kāi mén yī bǐ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开门:1.敞开门,表示欢迎。比喻公开做某事或广泛听取意见。2.犹公开。3.指开设讲席。4.指开始营业。5.指成家立户。
迎客:迎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ínɡ kè,意思是迎接客人,迎击敌人。
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比丘: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
一比: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原诗
道旁兰若冷于秋,迎客开门一比丘。
夜久无人风露冷,空廊饥鼠窃膏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