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花

妙香真色得之天,羞御铅华学女妍。
只向温柔乡里活,怕寒不许上林传。

作品评述

《素馨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域。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香真色得之天,
羞御铅华学女妍。
只向温柔乡里活,
怕寒不许上林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花朵为中心,表达了对花的美丽和柔弱的赞美。诗中的花朵被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珍贵之物,它们散发着奇妙的香气,色彩鲜艳纯真。然而,花朵却害羞地避开世俗的妆饰,不愿学习女子的妖艳打扮。它们只愿在温柔宁静的乡间开放,不愿被寒冷的林间风传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独特性格。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述,表达了对纯真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花朵被赋予了与天际相连的属性,彰显了它们的珍贵和超凡脱俗的地位。诗中提到的“铅华”是指女子的妆饰,而花朵则因其自然的妙香和真实的色彩而自豪,不愿沾染虚华。这表达了作者对朴素和自然之美的崇拜。

诗词的后两句表达了花朵的性格和态度。它们只向“温柔乡里活”,喜欢安静和温暖的环境,不愿受到寒冷的风吹袭。花朵在这里可以被视为柔弱和脆弱的象征,它们需要被呵护和保护。同时,这也可以被视为诗人对纯洁和宁静的向往,渴望避开世俗的喧嚣和浮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花朵为主题,表达了对纯真和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花朵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纯洁和朴素之美的追求,以及对虚华和世俗的抗拒。

作者介绍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诗词推荐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千首清诗竞夜长,真成蝴蝶为春忙。莫教流落人间少,雷电它时下取将。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沈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

秋入壶中玉宇鲜,芝兰桃李共熙然。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北阙紫泥应道路,东山红袖莫云烟。如今且醉江湖酒,来岁城南尺五天。

楚国湘江两渺弥,暖川晴雁背帆飞。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

暮倚城楼江日曛,晓过山县市烟分。回峰冻雨皆成雪,出雾危峦半是云。沙际年光催鸟啭,冰间寒溜动鸥群。吴江越峤千余里,春赏何由早寄闻。

休休得也□,云深处、高卧斜阳。

顾藉微官无一分,强能从俗亦徒纷。他乡骤喜逢诗伯,故里浑疑对竹君。莫为饥寒常道路,要留精力事耕耘。如君少壮端宜勉,老我衰摧直漫勤。

因循不试推敲手,日月消磨簿领间。旧故书来尽新作,穷儿券负几时还。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雨余山色千螺翠,风定湖光一鉴明。我是水晶宫里客,暂来犹爱此轩清。

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铺皇王。

步出山前坂,遥望徒惊心,下无百尺流,上无千岁林。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莫饮盗泉水,莫息恶木阴。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咄这瞎驴,付与鼎需。

从陕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辔倾。笙歌与谈笑,随分自将行。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阳台氤氲多异色。巫山高高上无极。云来云去常不息。常不息。梦来游。极万世。度千秋。

老去无营百念宽,只余故纸未忘鑽。小窗坐寐含幽梦,梦涉寒波赋楚兰。

自见梅开后,相看不暂离。只因愁落去,不忍看繁时。佳实羹堪味,遗音角可期。牡丹专富贵,春尽却空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