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路。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瑞龙吟·大石春景》

出自宋周邦彦的《瑞龙吟·大石春景》

拼音和注音

zhāng tái lù 。

翻译及意思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

词语释义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原诗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诗词推荐

红酣紫腻不胜春,肯上先生垫角巾。芳草醉眠今老矣,惜花心在怕花嗔。

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声声旁枕流。(《忆山泉》,《诗话总龟》)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我能甘贫谁委悉,惟欠鼓颔曳杖乞。闭门宁饿十日雨,约己何能六尺屈。裹子桑饭公等恩,食骏马肉我固失。行将云水纵所知,一琖清泉负朝日。

今朝腊月二十,衲僧门风壁立。进前拟问如何,劈面老拳箭疾。

满握珠玑何自来,晴窗初喜拆书开。信哉天下有奇作,久矣名家多异才!隔阔经年如许进,超腾它日若为陪?山阴道上霜天好,安得相从赋早梅?

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湖上轩窗片片开,谁家不傍读书台。新亭自有人知处,只拣风烟好处来。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缫藉知良玉,虀盐是大儒。单传合上相,小却但尚书。蠹简同归处,遗簪任翳如。西风好溪雨,涨泪湿涂芻。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岸边杨柳最怜伊。忆得船儿曾系。湖雾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三杯村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一苇渡江,无处埋藏。分皮分髓,瞒神謼鬼。忙忙直向西归,不知失却只履。

天台今日去,步步紫云乡。麦浪涨新绿,花风吹旧香。屏开千嶂远,带绕一溪长。游冶谁家子,酣歌古道傍。

路入云山几万层,豁然岩宇势峥嵘。地从物外嚣尘断,天到壶中日月长。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清风明月夜深时,箕帚卢郎恨已迟。他日孟家坡上约,再来相见是佳期。

间阔长回首,侠来忽嗣音。故人今有子,吾辈数论心。岁晏怀甘旨,年衰毖枕衾。殷勤各强健,春在北枝深。

樛木蟠崖错节深,拍天风浪卷江心。有人来问夕庵境,万里孤云无处寻。

开端令节,万事从新。普贤磨墨,文殊把笔,书个事事大吉。从兹常住宽余,扫除逋积。斗南长见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

寒气方穷律,阴精正结冰。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鲁史曾留问,豳诗旧见称。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