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得与换新妆,不著仙家金缕裳。
也学时人尚红粉,依前风味带黄香。
微醺有意随风舞,独立无言任雨荒。
唤作桃红元未称,桃花那解傲秋霜。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桃花菊》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桃花和菊花的对比画面,表达了花朵的傲然和自然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桃花和菊花争相换上新的妆容,
不再穿着仙家的金缕裳。
也学习现代人追求红粉世界,
保持着过去的风味,带着黄色的芬芳。
微醺的花朵有意地随风摇曳,
独自站立,沉默地忍受雨水的摧残。
被称为桃红的花朵尚未完全展现,
桃花怎能傲视秋霜的凛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和菊花的对比描绘,表达了两种花朵的不同风格和态度。诗中提到,桃花换上了新的妆容,但不再穿着仙家的华丽装饰,而是学习了时人的风尚,保留了过去的风味,散发着黄色的芳香。这表明桃花既注重时尚潮流,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展现了一种自信和自然之美。
与之相对的是菊花,诗中没有提到菊花换新妆,但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傲然独立,无言地忍受着雨水的侵蚀。菊花被称为“桃红”,意味着它的美丽尚未完全展现出来,然而它不需要依赖秋霜来显示自己的高贵。整首诗以桃花和菊花的对比,表达了花朵的独立和自然之美,展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魅力和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花朵的形象,通过对比表达了花朵的个性和态度。同时,诗人运用了寓意的手法,把花朵的美丽与人的追求和态度联系在一起,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以花朵为媒介,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呼唤着人们保持独立和自信的品质,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老来风味,是事都无可。只爱小书舟,剩围着、琅玕几个。呼风约月,随分乐生涯,不羡富,不忧贫,不怕乌蟾堕。三杯径醉,转觉乾坤大。醉后百篇诗,尽从他、龙吟鹤和。升沈万事,还与本来天,青云上,白云间,一任安排我。
晴日浅深著柳,暖风高下吹花。醉里蝴蝶作梦,醒后狂蜂报衙。
素鸟爰止,淳精允藏。名符瑞牒,色应金方。洁白容兴,翅英夺扬。孝思攸感,皇德逾张。
鍚作诸峰玉一涓,麴生堪酿茗堪煎。诗人浪语元无据,却道人间第二泉。
绿侵小径蟆衣草,青络疏篱鬼带藤。未暇开编寻本草,且将名品问山僧。
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