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
却是北人偏爱惜,数枝和雪上屏风。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山茶花二首》是宋代诗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茶花二首
江南的池塘和庭院里,我对那鲜艳的深红色山茶花感到厌倦,
它们在凄凉的山间飘落,淹没在雨雾之中。
然而北方的人们却特别珍爱它们,
将几枝山茶花插在雪白的屏风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茶花为主题,通过对江南和北方人对山茶花的态度的对比,表达了陶弼对山茶花的独特感受。
首先,诗人对江南的景色感到厌倦,他对红色的山茶花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江南的池塘和庭院中,山茶花红艳绽放,但在凄凉的山间,它们却零落在飘雨的雾气中。这种景象使诗人对深红色的山茶花感到麻木,对江南的美景产生了一种倦怠之情。
然而,诗人却指出北方的人们对山茶花有着特别的偏爱和珍爱。北方的人们将几枝山茶花插在雪白的屏风上,展示出与江南不同的审美趣味。这种对比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差异。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山茶花的景象,通过对江南和北方人对山茶花的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趣味的思考。这首诗唤起人们对自然美和审美多样性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