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遇离苦海,修真寂真寥。
向真风里捉真飙。
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
引真个玉兔,真个金难,自是能消。
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
真恍惚,直彰昭。
见真婴真姹相招。
访真离真坎真处,要真真相济服灵苗。
忽结亘古真容,因真清净,功力和调。
蓬岛去,拜礼重阳师父,永逍
《离苦海》是元代马钰的一首诗词,诗意深邃,表达了修行者寻求真理、追求真正自我的愿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离苦海,本名离别难,
谨继重阳师父韵洞玄金。
诗词的开篇以"离苦海"作为标题,表明了诗人的主题。"离别难"这个词语,以离别之难来暗示修行者离开尘世的艰难。"重阳师父"指的是道家文化中的传说人物,以表达对传统修行的尊敬和追随。
缘遇离苦海,修真寂真寥。
向真风里捉真飙,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
这几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在离苦海中的缘分和修行的艰辛。"修真寂真寥"描绘了修行者在修真过程中的寂寥和宁静。"向真风里捉真飙"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努力抓住真理的飞翔。"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描述了修行者所种植的琪瑶草,象征着真理和美好的成果,在青天之上绽放出瑞气。
引真个玉兔,真个金难,自是能消。
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
真恍惚,直彰昭。
这部分诗句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修炼能够消除虚伪和痛苦,获得真理和自由。"引真个玉兔,真个金难,自是能消"说明修行者能够引导玉兔(阴柔之物)和金难(阳刚之物)之力,从而达到消除痛苦的目的。"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意味着修行者能够调动龙和虎的力量,环绕着真象(真理)不肯停止。"真恍惚,直彰昭"表明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境界的变化,最终达到了真理显现的境地。
见真婴真姹相招,访真离真坎真处,要真真相济服灵苗。
忽结亘古真容,因真清净,功力和调。
这几句诗描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追求真实、寻求真理的旅程。"见真婴真姹相招"表明修行者能够看到真婴和真姹(道家中的修炼境界),并受到其吸引。"访真离真坎真处"意味着修行者寻找真理的离和坎之处(道家八卦之一),以获得更多的真实。"要真真相济服灵苗"表明修行者希望通过追求真理来修养自己的灵性。
蓬岛去,拜礼重阳师父,永逍。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修行者的愿望和决心。"蓬岛去"指的是修行者踏上修行之路,离开尘世繁华。"拜礼重阳师父"表明修行者对传统文化和前辈的敬重和致敬。"永逍"表示修行者希望能够永远追求自由和逍遥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修行者追求真理和自我解脱为主题,通过描述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追求,表达了对真实、自由和逍遥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道家文化的符号和意象,如离苦海、重阳师父等,以突出主题的深度和内涵。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的追求和境界的变化。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以及寻求真理和自我解脱的可能途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道家文化的熟悉和对修行者的敬重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元代马钰深邃的思想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乱山深处著柴荆,岸帻披衣露气清。宴坐有书聊作伴,出游无客独题名。阴阴密树花初尽,灩灩方池水已平。几许人间堪笑事,今朝百舌顿无声。
洛中旧话谁拈出,几载寥寥有此杯。迂叟力辞年高晚,先贤羞与尹俱来。宁陪邵子称安乐,免使欧公笑僻乖。况值霜天好风月,皱眉不若且舒怀。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秋水为神玉为骨,片云出洞游虚碧。竚看他年鹤驾归,显彼青天与白日。
只留一影伴山房,坐待墙西隙月光。鹤忽归来寻旧里,燕犹相对语斜阳。虽无传附青云显,赖有书消白日长。万一载醪人问字,为言侬仅识偏旁。
柴扉昼掩竹林幽,坐使炎天变素秋。扇月团团似初满,簟波细细欲平流。朋侪零落关河阻,疾病沉绵岁月遒。赖有澄湖常在眼,虎头不用画沧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