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用元韵答清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中文译文:篆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稚轮,竹简和竹席也从最初的蒲葵草稿演变而来。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中文译文:虽然宋代的诗词不如晚唐的那样出色,但仍然能够体现出古代国风的韵味和文理之美。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中文译文:唉,我年事已高,放弃了繁忙的都市生活,长年卧病,却一直守护着清静的山居。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中文译文:来访的客人不愿脱下鞋履,只在门外徘徊,而门外的麻雀喧闹不止。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中文译文:我敢于向支郎表达对山居静谧生活的思念,时常通过妙语来唤起自己年迈的心境。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中文译文:如果有人能够搜寻到我的诗句,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尽管这些诗句并没有经过精心雕琢,但也还算精美。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中文译文:何况对于佛祖,我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评,难道就没有其他邪恶需要被抵抗吗?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中文译文:早早地在山居安顿下来,拿起一把茅草,为我唱响长歌,以证明我的道心。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他放弃了繁华都市的生活,选择了宁静的山居,卧病长年却仍保持着对诗词的创作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通过对诗词创作的自省,表达了对自己年老的领悟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他批评了一些宗教和信仰的偏见,强调了个人对于自由思考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