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飞觞往事休,胡床寂寞瘐公楼。
西风解使蛩专夜,长日能无酒送愁。
新雁阵分离塞徼,残萤火死落汀流。
醉来独卧梧窗下,静听胡琴拨怨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秋夜对雨》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夜对雨
对着明月,我饮着酒,不再回忆过往,不再让往事困扰。孤独地躺在胡床上,公共楼里寂寞无人。西风吹散了蛩蛩的叫声,专注于夜晚。漫长的白天里,我能无酒来排解忧愁。新一批的雁阵在边塞上分离,残留的萤火在河滩上熄灭。喝醉之后,独自躺在梧桐窗下,静静地聆听着胡琴弹奏出的秋日哀怨。
诗意和赏析:
《秋夜对雨》描绘了一个寂寞的秋夜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人独自对着明月,饮酒消愁,表达了他放下过去,不再被往事困扰的决心。胡床和公楼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感。西风吹散了蛩蛩的叫声,强调了夜晚的宁静。长白天里,诗人寄托了自己排解忧愁的希望,但又提醒了自己长时间的痛苦和无解。新雁阵的分离和残萤的熄灭,反映了生命的离散和短暂性。最后,诗人以醉卧梧桐窗下的场景,表达了他静静倾听胡琴所弹奏的秋日哀怨,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的离散和孤独感,以及对往事的放下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借助秋夜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寞而清幽的氛围,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离散,传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展现了深沉的主题和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同时,董嗣杲的辞章简练、意境深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术魅力和诗意深度。
巫山高,望不极。飞鸿欲度愁无力,我欲绝之乏羽翼。峡江水急荆门远,鱼龙游之不能转。下无舟楫上无梁,我欲济之忧力尠。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芳思切。旧事不堪重说。浓露凝香花喷血。花心双蛱蝶。燕语莺啼都歇。又过清明时节。记得离歌三两阕。未歌先哽咽。
欹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生銕铸就崑崙儿,头轻脚重肚皮大。明眼衲僧萨普吒,九十日中看不破。看不破,笑倒嵩山破灶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