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杂莫湔游宦非,端忧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懒,元亮折腰须问归。
所惧弃官乡曲笑,不思献策庙堂稀。
义和市尾渔舟聚,独乐披裘坐钓矶。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送陆明府归嘉禾》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尘杂莫湔游宦非,
端忧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懒,
元亮折腰须问归。
这里描绘了一个游宦之人在尘世纷扰中无法自由自在地游玩,他忧虑重重,没有时间与心境弹奏琴弦。孝道先行的人尚且被嘲笑懒散,而像元亮这样的人则需要低头问路才能回家。
所惧弃官乡曲笑,
不思献策庙堂稀。
义和市尾渔舟聚,
独乐披裘坐钓矶。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一些人的行为感到担忧,他们害怕失去官职却不思考如何为国家献策,庙堂中这样的人稀少。相比之下,诗人欣赏义和市尾渔村的景象,渔舟聚集,他独自乐在其中,穿着皮袍坐在垂钓的石头上。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游宦之人的忧虑和压力,他们在政治斗争与功名利禄中迷失了自己;另一方面是渔村中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董嗣杲以此表达了对繁琐世俗生活的反思,对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一溪夹道枕流水,上有两桥横绝流。乌鹊互飞银汉夜,彩虹交映玉潭秋。东西雨过苔痕润,左右晴分浪影收。谁是当年题柱者,不应并驾到瀛洲。
平湖日炙沸如煮,庭树色干鸟渴死。何人万里驱征车,红尘涨天方入市。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大道且泛然,沉浮未云异。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