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莲花塘》

啼烟禽鸟役羁魂,又泊寒崖近水村。
暗谷霭深迷树迹,败塘水涸见莲根。
自收堕叶投官店,谁缚枯藤锁庙门。
浊酒不浇寒极恨,几程陡入醉乾坤。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莲花塘》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啼烟禽鸟役羁魂,
又泊寒崖近水村。
暗谷霭深迷树迹,
败塘水涸见莲根。
自收堕叶投官店,
谁缚枯藤锁庙门。
浊酒不浇寒极恨,
几程陡入醉乾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莲花塘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藉由描写塘中的景物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命运的困扰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以“啼烟禽鸟役羁魂”来形容自己,意味着自己像是被束缚的灵魂,受困于世俗的困扰,无法自由自在。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船泊在寒崖附近的水村,寒冷的环境与离人的孤寂相互映衬。

下一句“暗谷霭深迷树迹”中,诗人运用了“暗谷霭深”来形容幽深的山谷,树木的踪迹也在其中迷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和迷茫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困惑。

“败塘水涸见莲根”一句,描绘了莲花塘的凄凉景象,水已经干涸,只能看到莲花的根部。这一景象表达了生命的衰败和无法再现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自收堕叶投官店,谁缚枯藤锁庙门”意味着诗人回到尘世之中,开始寻求安身立命之地。然而,他发现即使是投宿在官方的店铺,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他感到自己被枯萎的藤蔓所束缚,就像被锁住的庙门一样,再次强调了他内心的困扰与无奈。

最后两句“浊酒不浇寒极恨,几程陡入醉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厌恶。他宁愿醉心于浊酒之中,也不愿将自己的寒冷和愤怒浇灭。这样的选择使他陡然进入了一种醉乾坤的境地,超脱了尘世的烦恼。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莲花塘》以诗人的感受和思考为主线,通过描绘莲花塘的景象,表达了对命运困扰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反思,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纷扰世事的厌恶。整体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世俗束缚的痛苦和对清净自然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董嗣杲独特的诗词才华。

  • 《小桧》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 《八月三日即事》

    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 《十二时歌》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一皇帝举寿酒宫悬奏》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