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
语剧欲流涕,吟清谩撚须。
林香传竹醉,溪影写藤枯,愧我卑微者,无阶助远图。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寄楼恪斋馆人两黄丈》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四明山的秀丽景色和两位老人的才华非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身的自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远大目标的渴望和对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四明山水秀,
二老器能殊。
语剧欲流涕,
吟清谩撚须。
林香传竹醉,
溪影写藤枯,
愧我卑微者,
无阶助远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四明山的美丽景色,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宁静。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两位老人的才华非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重和赞美。诗人的情感逐渐涌上心头,使得他的语言充满了激动和感动,几乎要流下眼泪。他吟唱着清脆的声音,轻轻拨弄着胡须,表达出内心的激情和悲伤。
诗词中进一步描绘了林中的香气和竹子的醉人香味,以及溪水中倒映出的枯萎的藤蔓。这些细腻的描写呈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在这些景物的对比中,对自己的卑微身份感到愧疚,认为自己微不足道,无法与这些伟大的景物相比。然而,他仍然渴望能够有所成就,有所追求,希望能够有所贡献,有所建树。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两位老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思考。同时,诗人的自卑和对未来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整首诗意蕴含深厚,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