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舟中闻蛩》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月满行舟,
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
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
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
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
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
哀鸿为我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驶的夜晚景象。船上的人们欣赏着满月的光辉,听着孤岸上秋虫的鸣叫声。诗人认为,这种秋夜的美景并不仅仅是居住在岸上的人们所能体会到的,即使是作为客人的他们,也会因此而心神不宁。

诗人触动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更替所带来的感慨,他感叹时节的变化如此快速,而他们的行程却不能停留,舟行已经过了一半。随着霜降,草木凋零,美妙的音乐从此停止。诗人对于能够再次回到江南的人深感羡慕和哀思,希望有一只悲鸣的鸿雁能够与他为伴。

赏析:
《舟中闻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的船行景象,并通过对季节更替和行程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痛楚之情。

整首诗采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形象,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船行夜晚的宁静和孤寂。同时,诗人通过对客人心绪的描绘,将个人的感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诗中的"时节换"和"川涂行已半"表达了时光的不可逆转和旅途的进行,暗示了人生的流转和别离的无奈。最后两句"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对离别的哀伤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将人与自然、时光与离别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显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是宋代诗词中一首优秀的作品。

  • 《寿丞相》

    翼戴三朝冕有蝉,归来今作地行仙。且看宫阙萧何第,未泛江湖范蠡船。老境已怜周尚父,庆门方似汉韦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

    皇上初更化,追锋语语温。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芒鞋布袜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红楼。

  • 《颂古四十四首》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 《梅花引》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 《送赵晦之丞彭泽》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