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张氏隐居》

杜老曾题品,依稀旧隐居。
颇知书有味,肯教子为儒。
筑屋先通燕,开池乘养鱼。
相邀须饮醉,酒熟不烦沽。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张氏隐居》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杜老曾题品,
依稀旧隐居。
颇知书有味,
肯教子为儒。
筑屋先通燕,
开池乘养鱼。
相邀须饮醉,
酒熟不烦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姓张的人物的隐居生活。他的隐居地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他对书籍有着深刻的理解,愿意教导自己的子孙成为儒者。他在建造房屋时,首先考虑了燕子的习性,以便供其栖息。他也建了池塘来养鱼。他热情地邀请朋友一起饮酒,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美酒,而无需费心购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张氏隐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展现了张氏的博学和乐善好施的品质,他熟悉书籍的内涵,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传承给后代。他在建筑屋宅时顾及燕子的栖息,显示了他对自然的关怀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养鱼池塘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富自己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张氏的热情好客和豪爽的性格,他喜欢邀请朋友一起分享美酒,不计较得失,不烦心购买酒物。这种慷慨和无拘无束的态度展示了他对友情和生活的真挚态度。

整首诗词意境淡雅,描绘了一个追求知识、追求自然和谐、乐于与人交往的隐居者形象。通过这种描述,诗词传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文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分享的重视,以及对于纯粹、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 《次韵郑佥判》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 《寄谢师直》

    十年三退卧吾庐,解组归来始定居。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临花对月难忘酒,咏古怀贤不废书。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

  •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 《对雪》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 《过南山怀许宣平》

    仙人去已久,我来经南山。丹灶今已没,白云长自闲。风吹桂枝绿,雨落桃花斑。空传负薪句,沽酒何时还。

  • 《江上忆山居》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