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和卞仲祥》

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再和卞仲祥》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诗意: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卞仲祥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月亮在东方的门外,一支明亮的烛光正在残烧。诗人想象着将丹桂(象征荣誉和美好)种在碧云之上,意味着将美好的事物放置在辽阔的天空中。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窗前的叶子因病而湿润,饥饿的大雁聚集在寒冷的水面上。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艰难困苦中的思念和关切。婵娟(美丽的月亮)也因为下雨而嫉妒,给诗人带来了更多的忧伤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景象,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寂寥、思念和无奈的氛围。在描绘月亮和烛光的对比中,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稀缺。通过描述窗前的叶子和饥饿的大雁,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困境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最后,婵娟的嫉妒象征了人间的无常和变幻,增添了诗歌的忧伤色彩。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这首诗词展现了仇远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困境和变幻的感受。它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引发读者共鸣,使人们在寂静的夜晚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情感的深度。

  • 《次韵郑佥判》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 《寄谢师直》

    十年三退卧吾庐,解组归来始定居。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临花对月难忘酒,咏古怀贤不废书。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

  •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 《对雪》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 《过南山怀许宣平》

    仙人去已久,我来经南山。丹灶今已没,白云长自闲。风吹桂枝绿,雨落桃花斑。空传负薪句,沽酒何时还。

  • 《江上忆山居》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