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穷四三,羸马疲钩百。
归来南山南,扫门谢俗客。
有客扣我扃,猿鹤惊褫魄。
行行杖青藜,吹烟照琴册。
双頄凝丹霞,秋水入瞳碧。
极谈造玄玄,对坐忘岸帻。
山巅有老杞,枯槁无液泽。
夜半出精怪,尚或闻犬咋。
只今吾丧我,谁能逐辙迹。
一笑客出门,山空霜月白。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钱于高士》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高士离俗归山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净自然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下是针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狙公贫穷四十三,瘦马疲乏钩百次。
归来南山的南方,扫门谢绝凡人客。
有客敲击我门扃,猿鹤惊动了我的魄。
行行拄杖踏青苔,吹烟照着琴册开。
双目凝视着红霞,秋水进入眼中碧。
深谈探讨玄妙事,对坐忘却世间帻。
山巅有一位古老杞,干枯无液可滴泽。
午夜时分出现怪,或者还能听到犬吠。
如今我已失去了自己,谁能追寻我的足迹。
一笑客人离开门,山峰空空霜月白。
诗意和赏析:
《钱于高士》通过描绘一个高士归隐山林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纷扰尘世的疲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高士的形象和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高士贫穷而清贫,骑着一匹瘦弱的马,每每用破钩修补,归来南山后,他扫除门前的尘嚣,拒绝尘世的客人。然而,仍有客人来敲击他的门,这使得他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受到了惊扰,就像猿猴和鹤鸟的叫声震动了他的心神。
高士带着拐杖行走在青苔上,吹起烟雾照亮琴书,他的目光凝视着红霞,湛蓝的秋水进入他的眼帘。他在与人对坐的时候,忘却了世俗的束缚,探讨玄妙的事物,超越了尘世的烦恼。山巅有一位古老的杞树,干枯而没有生机,没有水可滴灌。午夜时分,奇怪的事物出现,或许还能听到犬吠声响。现在,高士已经失去了自我,迷失了自己的踪迹,而另一个人是否能够追寻到他的足迹呢?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高士的离世归隐之境,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和超脱尘世的向往。高士拒绝了尘世的喧嚣和俗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高士追求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一种宁静、超脱的感觉,让人们对繁忙的尘世有所反思,并向往纯粹请原谅,由于技术限制,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诗词内容的分析。我可以回答关于历史、文化、科学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者提供帮助和建议。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