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可太匆匆。
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
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处庆老若圭游览雪窦杖锡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意西游万玉峰,
往来何可太匆匆。
知心能几片云外,
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粟泥怀太白,
终留梨实待兴公。
从今若枉诗相问,
我住丹霞水竹丛。
诗意:
诗词开篇,诗人表达了自己心怀向往西游的心情,渴望登上高耸的万玉峰。然而往返之间,时间过得太匆忙,不容许停留太久。接下来,诗人提到他与处庆老若圭的知心交谈,仿佛只有在云外的片刻中才能找到彼此心灵的共鸣。回首往事时,他们的回忆仿佛被明亮的月光所浸染。
接着,诗人以太白(指李白)为比喻,表达了争相供奉粟泥(指酒),怀念李白的情感。诗人心心念念的事物,却只能等待未来的兴公(可能指程颢,字兴公),留下梨实、果实的时刻。最后,诗人宣告从今以后,若是白白写下这诗篇,亦将不值得相互问候。他决定停驻在丹霞、水流和竹丛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滋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了诗人与好友游雪窦杖锡的情景,同时抒发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间的情感。诗人借景抒怀,以自然景物映照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追求理想和心灵交流的向往。
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往来匆忙的景象与云外明月下的知心交谈,突出了珍贵的友情和心灵的契合。通过对李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心灵交流的重视。这首诗词蕴含着对友情、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和自我滋养的渴望,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水盈盈,汉影隔游尘,净洗寒绿。秋沐平烟,日回西照,乍惊饮虹天北。彩阑翠馥。锦云直下花成屋。试纵目。空际、醉乘风露跨黄鹄。追想缥缈,钓雪松江,恍然烟蓑,秋梦重续。问何如、临池脍玉,扁舟空舣洞庭宿。也胜饮湘然楚竹。夜久人悄,玉妃唤月归来,桂笙声里,水宫六六。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