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山閒筑屋古西坡,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陈著的《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避难雪窦之西坑游西麓庵》

山閒筑屋古西坡,
小小规模净似磨。
两壁鼓钟来雪窦,
四围松竹护云窝。
轩窗有趣高僧远,
门户无遮俗客多。
我寄前林时一到,
未知风月意云何。

这首诗以作者游览西麓庵为背景,描绘了庵内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一种清幽宁静的山间生活。

诗词通过描写山间小屋的古老而简朴的建筑风格,展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作者用"小小规模净似磨"来形容这座屋子,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屋内的两壁鼓钟来自雪窦,松竹围绕着庵院,使得这个地方更加宁静和祥和。整个庵院被云雾所护,如同云窝一般,给人一种与尘世隔绝的感觉。

在这个庵院中,有趣的高僧居住其中,轩窗间可以望见高僧禅修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然而,门户却没有挡住俗世的客人,表明这个庵院并非完全隐居,仍然有人来往,可能会受到一些世俗的干扰。

最后两句"我寄前林时一到,未知风月意云何"则呈现出作者对山间风景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思考。作者寄托了自己的期望,但对于这里的风景和人文意境,作者仍然心存疑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间小屋和庵院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清幽生活的追求,并通过对高僧和尘世客人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宁静与超脱的同时,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刻画了山间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的矛盾,给人以深思。

  • 《扇子诗》

    功德海中游戏,菩提树下清凉。只有登山一醉,啸声分会孙郎。

  • 《沁园春》

    羊角飘尘,金乌烁石,雨凉念秋。有虚堂临水,披襟散发,纱帱雾卷,湘簟波浮。远列云峰,近参荷气,卧看文书琴枕头。蝉声寂,向庄周梦里,栩栩无谋。茶瓯。醒困堪求。粗饱饭安居可以休。算悠闲静胜,吾能自乐,荣华纷扰,人谩多愁。习懒非痴,觉迷是病,一力那能胜九牛。俱休问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 《送罗必高赴省》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

  • 《井桐》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

  •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圣德膺三统,皇恩被八埏。大明均照物,小丑未宁边。国相台衡重,元戎庙略宣。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问罪阴山下,安人属国前。度关行照月,乘障坐消烟。北阙纡宸藻,南桥列祖筵。耀威当夏日,杀气指秋天。鞞鼓鼋鼍振,旌旗鸟兽悬。由来词翰手,今见勒燕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