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证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累日脾疾自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壮年时期因病困扰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累日脾疾自歌》
壮年筋力惯驱驰,
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
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
论证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
儿曹昵昵复何疑。
诗中首句“壮年筋力惯驱驰”,表达了年轻时精力旺盛、奋发向前的状态。然而,接下来几句“堪叹新来数问医,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则暗示作者近来因脾疾而频繁求医,意识到生老病死的无常和不可避免。
下半部分的“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证投方某剂宜”,表达了作者对于保养身体、对抗病痛的决心和努力。他不断探寻医药之道,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最后两句“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他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是幻影,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不可轻易怀疑。这里的“儿曹”可以理解为指后代子孙,作者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再怀疑和困扰。
这首诗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疾病和生命的无常时的思考和感慨。虽然人的身体状况和命运是不可控制的,但作者依然积极面对,努力保养身体,同时也呼唤后代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一现实。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接受,展示出了作者的成熟和豁达。
中书考已敌汾阳,神气清明骨更强。客倒壶觞弄风月,酒阑灯火事文章。传家正有书千卷,积庆真成笏一床。看取西湖共长久,年年菊会答秋光。
近闻羔雁已成群,藻鉴渠能泾渭分。急士且须侯雍齿,得贤端可吏朱云。
萧灑危亭枕碧池,昔年飞盖此追随。正逢五彩承颜日,兼是三荆并秀时。夜坐不知银汉没,春游长诉玉杯迟。如今罢郡重登赏,喜见扶风旧白眉。
寒冰不附炭,圆枘岂纳方。心同媒易合,分隔意难当。膏火不昼耀,夕暮长煌煌。松柏无春华,霜雪自苍苍。万物何定极,百切终混茫。瞻彼巢林隼,胡为水中央。夜梦衣云锦,乘虬朝帝旁。钧天听未了,玄运不可常。百年少壮心,时醉歌并凉。层城闭青蛾,无处觅玄霜。亡羊两得失,奚择
水香甘似醴,知是入袁溪。黄竹成丛密,青萝夹岸低。暖流鸂鶒戏,深树鹧鸪啼。黄犬惊迎客,青牛困卧泥。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乡曲多耆旧,逢迎尽杖藜。殷勤倾白酒,相劝有黄鸡。归老官知忝,还乡路不迷。直言干忌讳,权路耻依栖。拙学趋时态,闲思与牧齐。稻粮饶燕雀,江海
病中心境两俱降,犹忆江湖白鸟双。一夜雨声鸣纸瓦,听成飞雪打船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