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诗中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意。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尺楼前舣去桅,
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
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
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
三叹可人呼不来。
中文译文:
离岸百尺高楼前,船桅起航远行航。
昔日曾随桂岭往,今朝驾船归荆江。
敢将自比王刘客,必遭瑜逊轻蔑台。
船头转向夕阳落,三声叹息难呼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之意。诗人站在高楼前,目送友人的船舶离开,船上的桅杆高高竖起,象征着将要远航的决心和豪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去桂岭寻梅的往事,如今自己驾船回到荆江,带着月亮作为送别的礼物。诗人敢于将自己比作王、刘等贵族,但知道这样的比拟会遭到瑜逊等人的嘲笑和轻蔑。最后,诗人转过头来,看着夕阳落下,心中叹息,却无法呼唤回那位可爱的友人。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船舶离开和夕阳落下的描绘,诗人将离别的凄凉氛围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还暗含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省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珍视和深情厚谊的表达。整首诗意境独特,音调优美,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