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

年来师道孰尊到,温饱何缘得浼君。
鸿雁暂为粱稻计,牛羊谁为牧刍勤。
琴书到处聊娱目,羽翼生时要薄云。
我偶书田收一熟,向来正亦病人芸。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是宋代诗人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年来,师道之尊究竟如何,得以温饱又是何因缘呢,林少忠先生?
鸿雁暂时为了粮食产量而计算,而牛羊又是为了谁勤劳地放牧?
琴书随处可见,以娱乐我们的目光,而羽翼的生长却需要薄云的滋润。
我偶然间收获了一片田地,但长期以来,我也是个身患疾病的农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王迈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和感慨。首先,他提到了"师道",指的是儒家学说中的师德和道德修养,表达了对道德价值的思考。他提问这些道德是否真正被尊崇,以及自己能否因此而获得温饱。这种反思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关注。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鸿雁和牛羊,暗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鸿雁代表着农民,暂时放下自己的自由来计算粮食产量,而牛羊代表着放牧者,勤劳地放牧以供养自己和他人。这里作者通过描绘生活琐碎细节,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社会中不同阶层的思考。

诗词的后半部分,提到了琴书和羽翼。琴书象征着文化艺术的享受,而羽翼则代表着个人的追求和成长。作者认为琴书常见,但羽翼的生长却需要薄云的滋润,暗示了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困难。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境遇的思考,他或许面临着个人成长的困境,但仍然希望能够在困难中不断成长。

最后两句"我偶然间收获了一片田地,但长期以来,我也是个身患疾病的农夫",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收获了一片田地),但长期以来却一直身患疾病。这表明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于生活的无常感到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以及对琴书和羽翼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和个人成长的追求,以及对劳动人民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 《野步》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 《祀先蚕六首》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 《句》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 《寄李仁甫》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 《寄秋怀》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