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水乐洞,今归四姓家。
台池閒日月,泉石痼烟霞。
谁挈游人榼,还寻奉使楂。
明朝重回首,清梦隔京华。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水乐洞》是宋代诗人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名为水乐洞的地方,展现了它的美丽和吸引力。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乐洞
天下水乐洞,今归四姓家。
台池閒日月,泉石痼烟霞。
谁挈游人榼,还寻奉使楂。
明朝重回首,清梦隔京华。
译文:
天下的水乐洞,现在归属于四个姓氏的家族。
台阶池塘宁静地倒映着日月,泉水和石头间弥漫着轻烟和霞光。
谁会带领游人来这里,寻找曾经奉命而行的楂船。
明天早晨,我将再次回首这里,清澈的梦境与繁华的京城相隔。
诗意:
《水乐洞》通过描写水乐洞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渊源,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中的水乐洞被描述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地方,它的景色如画,令人陶醉。诗人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而如今则已成为少数几个家族的庄园。诗人将明朝的清晨设定为自己再次回首水乐洞的时刻,以此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水乐洞》以其简洁、清丽的语言,展示了岳珂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风格。通过运用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场景中。台阶、池塘、泉水和石头,以及日月、烟霞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水乐洞的描写,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索。诗的结尾以明朝的清晨作为一个转折点,将回首和隔离的主题引入其中,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哲理。
总体而言,岳珂的《水乐洞》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调,展示了一幅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山水画卷,同时蕴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表达,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展示了岳珂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感受力。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