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怀素秋风帖赞》

憭栗之秋,骚人所悲。
彼僧何为,乃写以辞。
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怀素秋风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文人墨客的悲愤之情,并赞美了怀素的绝世书法艺术。

诗词中的“憭栗之秋,骚人所悲”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文人因为秋风而感到悲伤的心情。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僧人,他为何写下了这首诗词,诗人认为这是因为怀素的书法艺术超越尘世,而这首诗只是寄托而已。最后,诗人以“云烟苍茫,在此幅纸”来形容怀素的绝艺在纸上展现出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文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怀素书法绝艺的赞美和思考。秋天常被视为离别和凋零的象征,诗人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文人对充满艰辛和离散的人生的感慨。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和对怀素的赞美融入其中,以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天地间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珍视。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意境,将秋天的景色与文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岳珂对怀素书法艺术的崇敬和对生命瞬息即逝的感慨。通过这种方式,诗词引发读者对艺术、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和感悟。

  • 《留侯庙下作》

    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可教後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

  •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

    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 《畴依》

    恭惟道统,一绝千载。何绝之久,何续之易。师友之盛,东南洋洋。曰尹曰谢,曰游曰杨。

  • 《满江红(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 《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

    晚风吹雨过林庐,柿叶飘红手自书。无限萧条江海意,一尊相对忆鲈鱼。

  • 《句》

    西梁万里何时到,争似怀沙入九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