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
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间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
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束书欲去意迟迟,
从此宁无一会期。
客路相逢如宿契,
人生难得是间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
净院中宵共说诗。
此乐何时仍共赏,
底须簪佩侍彤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程公许和友人彦质惠的离别之情。程公许准备离开北新桥,但心意迟疑,情愫难舍。他们在客路上相遇,彼此感到宾主相得的默契,而生命中能够相遇的时光是难得的珍贵。在虚廊下一起度过午餐,共同分享行程,晚上在清净的院子里共同谈论诗歌。程公许希望这样的愉悦时光能够重现,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作为朝廷官员,陪伴在皇帝身边,以便能够再次共赏这样的美好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友人之间的相遇和别离,展现了人生中短暂而宝贵的相聚时光。诗中的虚廊、净院等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清幽的氛围,与友人共享行程、交流诗歌,成为诗人内心乐趣的寄托。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友情的追求,使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温暖和珍贵。

整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展示了程公许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职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得这首诗词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呈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感境界和生活追求,展示了他们对友情、时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 《苏幕遮》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 《送闻上人游嵩山》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 《寄曹州李审言龙图》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十拍子/破阵子》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