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第八年八,折腰三考书。
上官容我拙,朴学与时疏。
冷落随阳雁,蹒跚上竹鱼。
平生经世志,穷达岂关渠。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华阳慰授代喜成二首》是宋代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历程和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的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
唱第八年八,折腰三考书。
上官容我拙,朴学与时疏。
冷落随阳雁,蹒跚上竹鱼。
平生经世志,穷达岂关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感叹的口吻写出了作者程公许在官场上的遭遇和自己的处境。"唱第八年八"意味着他已经在官场上工作了八年,"折腰三考书"表示他已经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却没有获得仕途的成功。这表明作者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遂,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才智被上级忽视,被冷落。
作者自称"上官容我拙",暗示他在官场上被认为是愚笨无能的。"朴学与时疏"则表明他的学问和见识与时代的潮流相比较显得陈旧和不合时宜。这种被冷落和不被重视的境遇使他感到自己在官场上蹒跚前行,像孤雁一样冷落而艰难。
诗的最后两句"平生经世志,穷达岂关渠"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尽管他在官场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怀抱着经世致用的志向,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关乎人生的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上的不幸遭遇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作者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并没有放弃对于人生追求的信念,他通过表达自己的心声,表现出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思索。这种坚持和执着精神使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巫山高,望不极。飞鸿欲度愁无力,我欲绝之乏羽翼。峡江水急荆门远,鱼龙游之不能转。下无舟楫上无梁,我欲济之忧力尠。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芳思切。旧事不堪重说。浓露凝香花喷血。花心双蛱蝶。燕语莺啼都歇。又过清明时节。记得离歌三两阕。未歌先哽咽。
欹枕狂歌击唾壶,直将轩冕等锱铢。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生銕铸就崑崙儿,头轻脚重肚皮大。明眼衲僧萨普吒,九十日中看不破。看不破,笑倒嵩山破灶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