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谒侍郎李先生》

平生知己两苏公,乞与宫商发爨桐。
归日雁湖谈夜雨,南枝有信待东风。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谒侍郎李先生》是宋代诗人程公许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诗人与李先生的深厚友谊以及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谒侍郎李先生
朝代:宋代
作者:程公许

知己两位苏公,
请赐宫商发爨桐。
归程之日雁湖畔,
等待东风的消息。

译文:
我与两位知己,苏公们,
恳请您赐予宫商调的桐木。
在我归程的那一天,雁湖畔,
期待着东风的消息。

诗意:
这首诗以友谊、音乐和自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李先生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对音乐的热爱。诗中的"知己两位苏公"指的是程公许与苏轼、苏辙这两位杰出的文人,他们之间的友情十分珍贵。"宫商发爨桐"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调式和乐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得到李先生的指导和启迪,使自己的创作更上一层楼。"归日雁湖谈夜雨"表达了诗人归家的时候,与李先生在雁湖畔共同抒发情怀,品味夜雨的美景。"南枝有信待东风"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等待着东风的到来,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与李先生之间的情谊和他们对音乐、自然的共同追求。通过使用精炼的语言和意象,诗人将情感和意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感受。诗中的"知己两位苏公"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苏轼兄弟的敬重和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精神。"宫商发爨桐"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李先生音乐造诣的赞美。后两句"归日雁湖谈夜雨,南枝有信待东风"则以雁湖夜雨和东风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与李先生之间的情谊,又融入了音乐和自然的意象,使得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相得益彰。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深入浅出,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赋予了诗词更为广阔的意义。

  • 《题两桥》

    一溪夹道枕流水,上有两桥横绝流。乌鹊互飞银汉夜,彩虹交映玉潭秋。东西雨过苔痕润,左右晴分浪影收。谁是当年题柱者,不应并驾到瀛洲。

  • 《苦热》

    平湖日炙沸如煮,庭树色干鸟渴死。何人万里驱征车,红尘涨天方入市。

  • 《予元佑六年六月罢著作佐郎除秘书丞是岁仲冬》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 《赴冯翊作》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大道且泛然,沉浮未云异。

  • 《风雨早朝》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