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长江》

长江滚滚来无尽,顺流逆挽纷成阵。
谁令转侧入漕河,舟似凫鹥亦难进。
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
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长江》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和漕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水流的描绘和对舟行的难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江滚滚来无尽,
顺流逆挽纷成阵。
谁令转侧入漕河,
舟似凫鹥亦难进。
长江漕河唇齿间,
去留异态空浩叹。
孰能稍激长江水,
顾使漕河舟亦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长江和漕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和漕河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叹。

首先,长江的滚滚而来,形成了无尽的水流,有时顺流,有时逆挽,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阵势。长江的水势汹涌,凶猛而壮观,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然而,转折在于漕河。作者问道,是谁让漕河转向长江,让舟船难以进入其中。此处,漕河被描绘成了一条与长江相连的支流,象征着与长江相对的平静和温和。舟船如同凫鹥(即野鸭和鹭鸟)一般,难以进入漕河,暗示漕河的进入和舟船的行进并不容易。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的描述。诗人通过"唇齿间"这一形象描写,将长江和漕河比喻为紧密相连的关系。长江和漕河的去留关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让人心生感叹。这里的异态和空浩叹,折射出作者对于长江和漕河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这句话暗示着作者对长江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稍稍激起长江的水势,让漕河的舟船也能行进。这里的"长江水"可以理解为长江的力量和生机,而"漕河舟"则代表舟船和人的努力。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挑战长江的巨浪,让漕河的舟船也能起航。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长江和漕河的描绘,以及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江和漕河关系的思考和感叹。长江的浩渺和漕河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希望有人能够激发长江的力量,让漕河的舟船也能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独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诗意。

  • 《首夏》

    乱山深处著柴荆,岸帻披衣露气清。宴坐有书聊作伴,出游无客独题名。阴阴密树花初尽,灩灩方池水已平。几许人间堪笑事,今朝百舌顿无声。

  • 《谢诸寓贵载酒》

    洛中旧话谁拈出,几载寥寥有此杯。迂叟力辞年高晚,先贤羞与尹俱来。宁陪邵子称安乐,免使欧公笑僻乖。况值霜天好风月,皱眉不若且舒怀。

  • 《余所藏李文才画鹤甚奇伟岁久缣烂各缺一趾偶》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 《赠羽人何授》

    秋水为神玉为骨,片云出洞游虚碧。竚看他年鹤驾归,显彼青天与白日。

  • 《墙西一首》

    只留一影伴山房,坐待墙西隙月光。鹤忽归来寻旧里,燕犹相对语斜阳。虽无传附青云显,赖有书消白日长。万一载醪人问字,为言侬仅识偏旁。

  • 《夏日》

    柴扉昼掩竹林幽,坐使炎天变素秋。扇月团团似初满,簟波细细欲平流。朋侪零落关河阻,疾病沉绵岁月遒。赖有澄湖常在眼,虎头不用画沧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