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安泛舟》

雨送行人上短篷,东君更借一帆风。
桃源春水半稿稳,锦谷清溪几曲通。
远岫天边凝晚碧,夕阳波面泛微红。
舟行又胜山行好,两岸芳菲一顾中。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安泛舟》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安泛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愉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雨送行人上短篷,
东君更借一帆风。
桃源春水半稿稳,
锦谷清溪几曲通。
远岫天边凝晚碧,
夕阳波面泛微红。
舟行又胜山行好,
两岸芳菲一顾中。

这首诗以雨送行人上短篷为开篇,描绘了雨中的别离场景。接着,作者借助东风,以一帆风顺的状态继续泛舟。诗中出现了桃源春水、锦谷清溪等景物,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丽。远处的山峰在天边凝结,呈现出晚霞的碧绿色,夕阳映照在波面上,泛起微红的光芒。最后,作者以泛舟的体验胜过徒步登山,赞美了两岸风景的美丽和丰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泛舟的世界。作者通过雨送行人的场景揭示了离别的情感,而随后的一帆风顺则表达了旅行的愉悦和自在。桃源春水、锦谷清溪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最后,作者以舟行胜过山行,突出了泛舟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凸显了两岸风景的壮美和吸引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行经历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旅行自由的追求。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景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能够领略到泛舟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 《和子融韵》

    为把新诗子细寻,时移不觉日西沉。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察人心与道心。

  • 《雨后病起二首》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 《次曾宏甫见寄韵》

    剖符舒子国,蜡屐皖公台。恨不从山简,欣然见老莱。功名身已老,交旧首空回。早晚依刘去,朝廷不乏材。

  • 《对雨独酌》

    褰帘雨正繁,附火寒已薄。修竹摇清音,芳梅绽朱萼。感此时运驶,对酒成独酌。多谢枝上禽,飞鸣慰寂寞。

  • 《次韵贻侄》

    鹤形炼得不胜癯,樵笛渔竿只自娱。人倚草亭今夜月,天开山市晚晴图。片云留住吾焉往,斗酒能携谁与俱。三十年前头已雪,久知公道世间无。

  • 《寄友生》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每见人来说,窗前改旧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