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曾宏甫见寄韵》

剖符舒子国,蜡屐皖公台。
恨不从山简,欣然见老莱。
功名身已老,交旧首空回。
早晚依刘去,朝廷不乏材。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曾宏甫见寄韵》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剖符舒子国,
蜡屐皖公台。
恨不从山简,
欣然见老莱。
功名身已老,
交旧首空回。
早晚依刘去,
朝廷不乏材。

诗意:
这首诗以曾几自谦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朝廷任用人才的思考和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思索。他剖析了符命,解读了国家的政治局势。他希望能够以清廉简朴的方式为国家尽职尽责,但却无法去从事国家大事。他对于能够与老莱先生相见感到欣喜,老莱可能是一个有智慧、有见识的长者,曾几对他的见面充满了期待和愉悦。然而,曾几深感自己的功名已经老去,他与过去的朋友交往,但却感到归首无用。他思考着早晚会依附于刘家(刘宋朝的皇室),因为朝廷中并不缺乏人才。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清廉正直和对前途的思考。他以自谦的态度剖析政治局势,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尽管他渴望为国家尽职尽责,但在朝廷中并没有得到机会。他的欣喜之情表现在与老莱先生的相见上,这可能代表了他对智慧和经验的崇敬。然而,作者在诗中也透露出对功名已经老去的失落和对过去友谊的归首无用的疑虑。最后,他表达了早晚会依附于刘宋朝的观点,意味着他认为朝廷中仍然有许多有才能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境遇的矛盾感。通过对功名和友谊的反思,曾几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与情感。

  •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 《偈颂七十八首》

    五月半,农忙乱,插田心是秋成饭。却道禾熟不临场,只麽任从风雨烂。禅和子,一身了。一身两眼对两眼,个中丝发初无间。老狐涎尽复何疑,再坐盘中弓落盏。

  • 《十二时/忆少年》

    母仪下,国祚和平。玉帛凑寰瀛。尤祥极瑞,茂实英声。两耀比皇明。昭孝飨、躬荐精诚。祥并保佑洽由庚。和乐遍怀生。柔远能迩,海宇永澄清。复曾城。宝册受鸿名。绵龙绪,十治同齐圣。至治播欢声。止戈为武,顿纲搜英。察万物人情。损服御、不尚瑛琼。俗怀生动,修文考制,颛法

  • 《别秀亭五首》

    作郡说贫人肯信,屋今售矣亦无田。囊中诗稿三千首,案上书灯十二年。马死尚难求别马,船归不过驾空船。秀亭手种花如锦,回首春风一惘然。

  •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 《寄令狐揆二首》

    楚山千叠隐南辕,汉渚风樯箭浪翻。流水东西俱怨别,离亭长短共销魂。歌翻白雪知难和,注怯黄金故易昏。玉骨更羸诗笔苦,客裾犹欲曳何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