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主簿过翠眉亭》

宦情元薄且浮沉,抚字劳心只效颦。
白首论交嗟已晚,青衫捧檄只缘贫。
简书岂不怀朋友,德意安能及吏民。
误矣折腰成底事,谁欤高枕有间人。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同主簿过翠眉亭》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宦途中的种种困惑和感慨,以及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宦情元薄且浮沉,
抚字劳心只效颦。
白首论交嗟已晚,
青衫捧檄只缘贫。
简书岂不怀朋友,
德意安能及吏民。
误矣折腰成底事,
谁欤高枕有间人。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虞俦的切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宦途浮沉、困顿的感慨和思考。作者在官场中的遭遇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官场地位薄弱而不稳定,也让他意识到努力工作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安宁。他在诗中写道,抚摸文字只会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白发已经开始讨论交情,感叹时机已晚;而拿着青衫捧着檄文,也只是因为自己贫寒无力。

诗词中也流露出虞俦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他提到简书,表达了他怀念朋友的情感,意味着他渴望真挚的人际关系和交流。虞俦还提到德行和意义,认为他的德行和意义无法达到对吏民的期望。这反映出他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价值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反思和对生活的疑问。他认为自己过于低头谦卑,只顾追求名利地位,而忽略了内心的追求和真正的价值。他质问自己,在过去的奋斗中,是否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和真正与人交流。

这首诗词通过虞俦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当时士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它传达了对友谊、真实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揭示了在功利和名利面前,个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