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

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
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
包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
鸳鸿满台阁,只保理归帆。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
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
包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
鸳鸿满台阁,只保理归帆。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斗争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叹。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阿谀奉承和中外交往之间的差异。

赏析:
虞俦以简练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示了他对官场纷争的深刻洞察和对朝廷人事的独立思考。首句"与物初无竞,何人苦见衔",描述了作者的清廉与超脱,表示他不与世俗争斗,不留恋权位。

接下来的两句"冯唐虽白首,商皓岂空函",通过描写冯唐和商皓两位历史人物,暗示了官场的残酷和无情,即使是有才干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包鹊新传喜,青蝇渐息谗"这两句表达了对腐败现象的愤慨。包鹊是传说中能带来好运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新的消息传来令人高兴。而"青蝇渐息谗"则指的是讨厌的谗言和流言蜚语逐渐消散。

最后一句"鸳鸿满台阁,只保理归帆",以鸳鸿和台阁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坚守原则,才能保持清廉和理想主义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虞俦对官场的独特观察和对清廉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权谋和腐败的厌恶,呼吁官员们保持纯洁和追求真理的态度。整首诗词意境深远,饱含着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