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
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
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
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参政挽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抒发自己对李参政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辞官之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李参政的怀念之情。末路指的是李参政的离世,诗人感到悲伤和无奈。分符记旧临则意味着诗人在分别之际,用符笺记录下与李参政的离别场景,以便永远珍藏。
接下来,诗人提到吴兴、宝婺和楚挽等地名,以及薤本、棠阴等植物,这些都是与李参政有关的事物。吴兴、宝婺是李参政的官职所在地,而薤本、棠阴则是与李参政有特殊情感纽带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李参政的羞愧之情和对他的景仰之情。
诗中还提到骥子、龙门、绋和哀音等词语,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参政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美。骥子倾盖,形容李参政才华出众,龙门整襟则暗示他的高尚风度。无繇陪执绋表示诗人不能陪同李参政共事,而楚挽寄哀音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参政的悲痛和哀悼之情。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李参政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友人品德才华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哀怨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