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植卑丛冻易摧,百花谁伴雪花开。
如今最识春先处,红紫纷纷亦漫栽。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和周少晳咏梅韵五首》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诗词。该诗描绘了梅花在冬季中顽强的生长和盛开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弱植卑丛冻易摧,
百花谁伴雪花开。
如今最识春先处,
红紫纷纷亦漫栽。
译文:
柔弱的梅花生长在丛林中,容易受到严寒的摧残,
在雪花飞舞的时候,它独自盛开。
如今人们最先认识到春天的迹象,
红色和紫色的梅花随处可见。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和盛开,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梅花作为冬季花卉中的代表,能够在寒冷的天气中生存和绽放,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品质。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了对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境况。作者通过"弱植卑丛冻易摧"的描述,表达了梅花生长在丛林中柔弱而易受伤害的特点。然而,梅花在冬季中独自盛开,与飘落的雪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它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如今最识春先处,红紫纷纷亦漫栽"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梅花盛开的景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赞美,红色和紫色的梅花随处可见,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坚韧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和向往。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