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西江月》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
南薰早动舜琴谣。
端为熊罴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
天风从此上扶摇。
回首不劳耕钓。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作品评述

《西江月·试数阶蓂有几》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
南薰早动舜琴谣。端为熊罴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
天风从此上扶摇。回首不劳耕钓。

诗意:
诗中描绘了一幅江边夜晚的景象。诗人看见了阶梯上开放着几朵蓂蓉花,这些花昨天还没有,今天就绽放了。南风吹拂着,早早地唤醒了舜帝的琴声和歌谣。这一切都象征着熊罴出现在梦中,预示着吉祥的兆头。这里提到了古人的学问和制度,以及文化的繁荣和音乐的美妙。从那时起,天风就开始升起,带动着扶摇直上。诗人回首望去,不再需要辛劳的农耕和钓鱼。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祥和的夜晚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诗中的蓂蓉花开放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南风吹拂昭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舜帝的琴声和歌谣代表着美好的文化传统和音乐艺术的魅力。熊罴出现在梦中,预示着吉祥的兆头,显示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诗人还提到了古人的学问和制度,暗示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文高古乐箫韶表达了古代文化的卓越和音乐的美妙。天风从此上扶摇,描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和时代的变迁。

最后,诗人回首望去,表示自己不再需要从事辛劳的农耕和钓鱼,暗示着在文化繁荣的时代中,人们可以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追求。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