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国清寺》

夹道青松引客来,五峰双涧拥楼台。
丰干饶舌留公案,随帝遗书暗古煤。
最喜亲知来里社,真成春月上天台。
阴云扫尽寻幽去,佳处端疑为我开。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国清寺》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夹道青松引客来,
五峰双涧拥楼台。
丰干饶舌留公案,
随帝遗书暗古煤。
最喜亲知来里社,
真成春月上天台。
阴云扫尽寻幽去,
佳处端疑为我开。

诗意:
《国清寺》以描绘一座风景幽美的寺庙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寺庙景观和文化底蕴的赞美。诗中展示了夹道青松引路、五峰双涧环抱着寺庙的景象,以及丰干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遗迹。诗人感叹亲朋好友的到来,使得这个地方更加美丽,仿佛春天的月亮升上了天台。最后,阴云被扫尽,诗人追寻幽静之地,发现了一处美景,让他感到这美景似乎是为他而开启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山水和寺庙景观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夹道青松、五峰双涧、丰干留公案等描绘手法生动细腻,使读者仿佛可以亲临其境。同时,诗人以“亲知来里社”表达了对亲友的期待和喜悦,以及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地方带来的生机和美好。而“真成春月上天台”则是一种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赞美,使得这个地方仿佛成为了人间仙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寓意,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美好事物所带来的愉悦和惊喜。《国清寺》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学中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篇。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无心之心,妙超古今。无相之相,不存情量。叶落木而秋开,月度山而潮上。柳絮之风随,葵华之日向。

  • 《游洞霄》

    野服萧萧款翠微,虚亭高敞射晴晖。仙归洞府云烟静,春入名山笋蕨肥。缓饮壶觞聊自适,暂指朱墨便忘归。何时罢脱利名去,始悟人间万事非。

  • 《雁门关野望》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 《山前散策》

    月影黄昏后,诗天眼界宽。野香寻得见,石背一枝兰。

  •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

    李许相从久,时方混武文。议刑新幕府,保塞旧将军。二士俱人物,三贤更主君。春兰秋菊意,他日共风云。

  • 《会胜院沃洲亭》

    前溪夹洲後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翦连古枝。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