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铨部闹簪裾,终羡寒窗只蠹鱼。
每念故交今有几,况如盛德岂容疎。
京尘共叹催人老,市道谁知有隐居。
久苦笔端枯渴甚,楚波正欲借君余。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是宋代楼钥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不如意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居住在铨部,内外纷扰,终日羡慕寒窗下专心读书的人。每当想起昔日的朋友,现今还有几人,何况拥有盛德的人岂会轻易疏远。京城的尘土共同叹息着时间的流转,市井之中谁又知道有人隐居于此。长期的辛劳使我的笔端干涸渴望借用你的文采,就像楚江的波浪渴望借用你的余波。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官场上的困境和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作者身处官场,感到纷扰不堪,渴望拥有寒窗读书的宁静与专注。他回忆起过去的友谊,感叹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反思现实社会对于隐士生活的不理解。最后,他渴望能借用朋友的文采,以重拾自己的创作热情,就像楚江的波浪借用余波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作者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比官场喧嚣与寒窗静谧的对立,以及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真实和理想的反思。
诗中的"京尘"和"市道"象征着现实社会的喧嚣和浮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对于寂静和深思的向往。"寒窗"代表着专心读书的环境,它与作者所处的官场形成了强烈对比。"楚波"象征着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文人之间的交流。
整首诗以自然而质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友谊的思念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作者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现实的思考。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