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下真无径,门前可设罗。
诗如翰林逸,书似邺侯多。
奇字今谁问,遗编尚不磨。
从来好哀挽,薤露忍兴歌。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抚州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下真无径,门前可设罗。
诗如翰林逸,书似邺侯多。
奇字今谁问,遗编尚不磨。
从来好哀挽,薤露忍兴歌。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楼钥对李抚州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李抚州的才华和学识,表达了对他早逝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李抚州为悼念对象,通过对他的赞颂表达作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首两句“李下真无径,门前可设罗”,写出了李抚州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以及在门下授业的景象。接着,“诗如翰林逸,书似邺侯多”,通过比喻将李抚州的诗才比作翰林才子,将他的书法与邺侯(指魏文侯曹操)相提并论,再次凸显了他的才华。
下半首以问答形式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李抚州才华的赞叹和对他离世后遗作的思考。“奇字今谁问,遗编尚不磨”这两句表达了对李抚州的文字才华和著作的珍惜,抒发了对他才华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从来好哀挽,薤露忍兴歌”,表明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他的离世感到悲痛,即使心中有歌无法发出,也只能忍受内心的悲伤。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抚州的敬爱和哀思之情。通过对李抚州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早逝的惋惜,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哀悼之情,并将其才华融入到对景物的描绘中,展示了楼钥独特的感悟和表达能力。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才子的怀念,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感。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隐者委所逢,在物无不足。山林与城市,语道归一毂。诗人论巨细,此指尚局束。颇知区区者,自屏忍所欲。孰识古之人,超然遗耳目。岂於喧与静,趣舍有偏独。命亭今何为,似乃畏惊俗。至意不标揭,小名聊自属。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春樊乱梅柳,秋径深松菊。壶觞日笑傲,裙屣
已上桐江台,又弄桐江钓。不食桐江鱼,不怕严公笑。
十分天赋好精神。宫样小腰身。迷却阳城下蔡,未饶宋玉东邻。不堪回首,高唐去梦,楚峡归云。从此好寻夫婿,有书频寄鸿鳞。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孤舟载高兴,千里向名山。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
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县。行偏淛江头,梦识庐山面。相逢兄弟欢,莫作儿女恋。归讲动心旌,春风摇柳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