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仲舅韵寄拙庵》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
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次仲舅韵寄拙庵》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中文译文:
公居山外我城中,
不见成疏见亦空。
要是归来当一见,
待携藜杖访支公。

诗意:
这首诗是楼钥写给亲戚仲舅的一首寄托之作。诗人身居山外,而亲戚仲舅则在城中,诗人感慨地说他无法经常与仲舅见面,即使偶尔见面,亲近的感觉也变得疏离。然而,诗人希望归来时能够再次和仲舅见面,他心怀愿望,准备带上藜杖去拜访仲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亲戚之间的隔阂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公居山外我城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仲舅的称呼,突出了亲戚之间的关系。"不见成疏见亦空"表达了诗人对亲戚关系疏远的遗憾和空虚感。"要是归来当一见"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盼和渴望。最后一句"待携藜杖访支公"则展示了诗人准备迈出行动,亲自去拜访仲舅的决心和诚意。

这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亲戚之间的思念和重逢的期盼的描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亲情的重要性。整首诗意蕴含深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家庭情感的温暖和珍贵,同时也反思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对亲情的思考和珍惜。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