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青葱桃萼红,东皇试手放春功。
峰峦矗矗孤云耸,润壑涓涓细水通。
出谷抗尘身已去,登高能赋思无穷。
驱车更过幽居寺,暂听猿吟杳霭中。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雨中过幽居寺》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这首诗以雨中游览幽居寺为题材,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自己在其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柳眼青葱、桃萼红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雨后的幽居寺的美丽景色。李洪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峰挺拔、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以及细水涓涓的清澈流动。这种描写方式既传递出了自然界的美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离开这个幽居寺,前往其他地方。这里有一种离情别绪的意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幽居寺的依恋之情。作者登高远眺,思绪无穷,渴望获取更多的灵感与启迪。最后,诗人骑车再次经过幽居寺,静静地聆听着遥远苍猿的吟唱。这一幕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也暗示着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离别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等多重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诗人带领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美丽的境界,引发读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中文译文:
雨中游览幽居寺,
绿柳眼青,桃花红。
东皇试手放春功,
高山峰峦矗矗耸,
云雾缭绕,美不胜收。
细水涓涓穿润壑,
宛如思绪无边流。
离开寺庙尘埃去,
登高远眺,心意游。
再次经过幽居寺,
静听苍猿杳霭中吟。
(注:以上为诗意和赏析的中文表达,不涉及原文和英文。)
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皇仪有炜,彩升次升。沈沈邃殿,穆穆天延。坤德深隆,皇图永宁。咨尔延臣,揶齐以登。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可怜。荒县今宵孤馆梦,四千里外楚云边。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始托得其地,中伤乖所天。心犹持七戒,教不废三迁。大本中孚卦,繁文内则篇。区区彤史笔,未足远其传。
红红白白两铜瓶,软饱相看眼倍明。脔肉自能知鼎味,底寻酒海与花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