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峤中间十里湾,绕山如蹑翠连环。
两岐尽处忽回首,只在寻常一望间。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过冯公岭》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诗中以描绘过冯公岭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现出山水之美和人生之感。
这首诗以盘峤中间十里湾为起点,通过"绕山如蹑翠连环"的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山峦起伏、葱郁的景观之中。诗人所用的"如蹑翠连环"形容绕山的路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脚下踏着青翠的山脉。
随着行进的过程,当两岐尽处时,诗人忽然回首。这个转折点使人们意识到,原来在寻常的一望之间,就能够看到整个行程的风景。这种反转的手法给人以启示,暗示人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应该停下来回首,发现那些平凡之中的美丽。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山水景色与人生的旅程相映成趣,诗人通过观察山峦的变化,启示人们要懂得回首反思,珍惜当下,不要被忙碌和追求遥远目标的心态所迷失。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峦的壮美和人生的意义,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启示。这种唯美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使得《过冯公岭》成为宋代诗歌中一首经典之作。
岁晏甘离索,山扉午不开。冻蜂粘病菊,饥雀啄疏梅。美睡抛书册,清斋远酒杯。殷勤谢尘客,无事莫频来。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妾身期不嫁,至老养双亲。何意赵威后,殷勤问使人。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驱马去郊原,弃置
水之法,乃神仙术也。其香着人不灭,名曰芗林秋露。李长吉诗亦云:“山头老桂吹古香。”戏作二阕,以贻好事者二之一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不著世间尘污。
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有女悲初寡,无男泣过门。朝争屈原草,庙馁莫敖魂。迥阁伤神峻,长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