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鞏丈哭孙》

情爱难缠旷士襟,俗缘那似道缘深。
已知达识空诸幻,万事从头付醉吟。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寄鞏丈哭孫》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該詩表達了情感與愛情的紛亂困擾旷士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探討了世俗緣分和道德緣分之間的差異。

詩意:
這首詩講述了一位旷士在情感和愛情的紛亂中感到困擾。他認為情愛的糾纏使他無法專注於追求道德和靈性的境界。他觀察到人們普遍更傾向於世俗的緣分,而忽視了更深層次的道德和靈性緣分。最終,詩人表示他已經明白了這種幻滅的情感,並以醉酒吟詠的方式將一切重新開始。

赏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旷士的心境,揭示了情愛和道德之間的衝突。詩人將情愛描繪為一種束縛,使旷士無法專注於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他對於世俗緣分的批評表明他對於人們在愛情中追求滿足而忽視了道德和靈性的追求感到不滿。最終,詩人通過醉酒吟詠的方式,表達了他對於重新開始的渴望和追求。

這首詩的寫作風格簡潔明快,用詞精煉。詩人通過描繪旷士的內心世界,以及對世俗緣分和道德緣分的思考,表達了他對於情感和愛情的複雜情感。同時,詩人的結尾表達了對於重新開始的渴望和對於超越情感束縛的追求。

這首詩在宋代的詩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僅揭示了旷士的內心世界,也探討了情感和道德之間的關係。詩人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於追求道德和超越情感束縛的思考。詩中蘊含著詩人對於人生境界的思索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質。

  •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

    万壑奔流下,千山紫翠连。帆飞三峡雨,人入九秋天。客路浮云外,归心落日前。吾生犹未已,江汉是余年。

  • 《古意》

    青松独受命,停雪待阳春。一遇樵人斧,同成朴樕薪。

  • 《读史七首》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 《临江仙(秋日有感)》

    枫叶白苹秋未老,晚风吹泛轻舶。青山沥沥水茫茫。情随流水远,恨逐暮山长。一点相思千点泪,眼前无限情伤,佳人犹自捧离觞。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

  •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 《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