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夹芳》

四时花木巧玲珑,夹路纷纷紫映红。
步障不须西蜀锦,相公行处裹春风。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夹芳》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南园四季花木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春风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季花木巧玲珑,
夹路纷纷紫映红。
步障不须西蜀锦,
相公行处裹春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原郡王的南园为背景,描绘了南园四季花木的精致和多样性。诗人用巧妙的笔触将花木的美丽形态和丰富的颜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四季更迭中,花木绽放的景象如此精致,纷纷散落在夹路两旁,交相辉映,紫色和红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诗词的后两句"步障不须西蜀锦,相公行处裹春风"表达了作者对南园美景的推崇。"步障"是一种行走时用来遮挡阳光和雨水的遮挡物,而这里指的是南园中的遮挡物。作者认为南园中的美景已经足够绚丽,不需要再用西蜀锦来装饰。"相公"是对郡王的尊称,"行处裹春风"意味着郡王在南园行走时都能沐浴在温暖的春风中,体验到春天的美好氛围。

整首诗词以南园四季花木的美丽景色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的绚丽和作者对春风的向往。通过对花木的精致描绘和对美景的赞美,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和温暖气息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美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 《花石诗十一章》

    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不知均是圃中物,迁远而近盖其私。

  • 《林笋复生》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 《好事近(卢佥判席上)》

    草草复匆匆,相见也还相忆。记取梦魂诗思,似水光山色。清音堂下一扁舟,谁主又谁客。休厌一杯相劝,看梅梢将白。

  • 《沧浪亭记》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帟室深攀慕,仙都去不归。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